蘑菇物聯獲2023年廣州“未來獨角獸”創新企業
12月18日,2023廣州國際創新節開幕。本屆創新節發布了《2023年廣州市獨角獸企業榜單》等榜單,其中工業AI科技企業蘑菇物聯榮獲2023年廣州“未來獨角獸”創新企業。
入選榜單的企業均為創新性強、成長速度快、發展潛力大的廣州獨角獸創新企業,它們樹立了科技企業創新標桿,代表了新經濟賽道中引領產業變革的重要力量。“此次獲獎是對公司具有面向未來的研發實力、應用落地能力及未來戰略發展方向的充分認可,這也肯定了公司提前向未來增長的市場布局,不斷構筑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蘑菇物聯創始人兼CEO沈國輝表示。
我們以蘑菇物聯為例,走近這些“未來獨角獸”創新企業,揭秘它們為何能成為科技企業創新標桿?
不走尋常路
把AI技術變成客戶可測量的價值
作為一家把AI種在工業土壤里的企業——蘑菇物聯走的是一條與眾不同的賽道:用AI助力工業實現節能降碳。
工業是節能降碳的最大主體。不同于從產品品類的視角看工業,蘑菇物聯是從能源角度看工業,把工廠分成“直接生產車間”和“公輔能源車間”兩類制造場景。公輔能源車間,顧名思義,就是為直接生產車間提供水、電、氣、冷、熱等綜合能源的車間(即涵蓋空壓系統、制冷系統、循環水系統、配電系統、鍋爐系統等在內的廠中“動力能源”所在),這也恰恰是一家工廠中能耗較大的部分,一般占整廠能耗比重達40-60%。
“作為未來獨角獸企業,意味著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是面向未來的且潛力十足!”沈國輝表示,之所以蘑菇物聯選擇聚焦公輔能源車間,一是其遍布各行各業的制造工廠,市場空間大;二是其能源浪費大,客戶節能降碳的需求大;三是公輔車間標準化程度高,有利于標準化部署,產生規模效用的優勢。
難而正確的事,就是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難,而讓市場“買單”就更難。
“我已經把設備換成一級能效的產品,還能咋節能?”
“AI助力節能降碳是噱頭嗎?”……
面對市場的質疑,沈國輝通常會這樣跟客戶解釋:“高效能的設備如同特種兵,他們也需要合理且有效的管理。同時,工業生產具有波動性,當設備運行時,’特種兵們‘能否及時按照當下生產波動進行調整這也非常關鍵。”
最終,蘑菇物聯用可測量的節能降碳的數據獲得客戶的認可,而AI就是最好的“秘密武器”。
工業降碳之路的“最強大腦”
行業首發AI大模型——靈知AI
人工智能加持能源革命,或許能探索出一條效率“最優解”的降碳之路。
“更節能、更靈活、更智能!”
沈國輝認為,這就是AI在公輔車間節能降碳上帶給我們的驚喜:因為AI可以預測能源需求變化規律,實時調度能源供給,實現按需供能,讓車間更節能;同時AI會自我學習、迭代和輸出,讓設備控制更靈活,提高設備運行效率。隨著積累的數據越多,AI賦能的設備也更加智能。
“AI可以發現供需之間的實時變化,以及設備微弱的性能衰減,這是人很難捕捉到的。我們利用工業人工智能算法,先對能源數據的供需變化進行智能預測,再通過算法對供給側設備進行智能控制,最終實現能源供需平衡,同時實現安全供能和無人值守。”蘑菇物聯工業AI首席科學家周子葉博士補充道。
目前國內雖進入“百模大戰”,但工業領域相關大模型仍較為稀少。經過7年的行業沉淀,蘑菇物聯重磅推出通用工業設備領域首個AI大模型——靈知AI,其擁有4大能力模型:問答大模型、診斷大模型、預測大模型與控制大模型。
據悉,靈知AI的算法已植入蘑菇物聯五位一體的產品體系中,為空壓設備供給側(即設備制造商&設備代理/服務商)和空壓設備需求側(即制造工廠)兩大群體提供“數智化運維”和“數智化節能”服務,并成立蘑菇中諾開拓新機配套、站房改造、能源托管等業務場景,讓“一級能效站房”遍地開花。
技術總是在短期內被高估,但是在長期又被低估。隨著技術不斷發展,人工智能在工業領域發揮的作用不可小覷。周子葉博士透露,未來靈知AI大模型將結合靜態專業知識和動態知識(即針對現場變化,診斷出當下面臨問題以及優化解決方案)去預測控制和故障診斷,并深入應用到各個場景中,同時除了積累公輔車間方面的專業知識外,將不斷向外延展,向其他設備制造等方面學習。
工業場景的碎片化讓技術突破之路并不容易。當談及是什么支持著周子葉博士在工業互聯網的科研道路上不斷探索、不斷前進時,他表示,“吸引我們向前的,是對技術邊界的探索,更是技術邊界外無限的潛能。”
工廠每年節省超百萬元電費
助力汽車產業低碳智能轉型升級
廣州被稱為汽車之都,汽車是廣州第一大支柱產業。在新一輪的產業變革中,廣州加速邁向萬億級“智車之城”。在前不久公布的《廣州市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23—2035年)》明確指出,廣州汽車產業堅持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方向,任務中提出的五大提升工程就包括低碳智能轉型升級工程。
目光來到汽車行業導入物聯網、人工智能技術的首例——廣汽本田(簡稱“廣本”)增城工廠空壓站的監控室里,瞬時壓力預測、用氣規律實時監測、單機能效分析、設備組合能效分析……空壓站的各項數據盡收眼底,通過AI技術實現最優的智能分析和智能控制。
“這背后是因為空壓站房的設備接入到了蘑菇物聯的AI云智控系統,實現了節能和增效。”廣本增城工廠工程師伍工表示,從節能來看,以前工廠是工程師去現場控制設備啟停運行,車間每個生產時段用多少氣以及用氣需求的變化,工廠都無法及時掌握,這里面存在大量能源浪費的情況。現在都是靠云智控的AI技術,建模分析數據,根據能源供需數據的變化,實時控制設備,提高設備運行效率,實現節能降碳。
真切體驗到AI技術創造的價值的伍工說,“公輔車間節能降碳對于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幫助公輔車間實現數智化轉型,需要像蘑菇物聯這些AI科技企業,協助我們實現節能減碳。”
隨即,伍工用數據來佐證:使用AI云智控后,空壓站房的設備平均加載率從原來的95%提高了98%,空壓站每年節約電量136萬度,折合成電費是104萬元,每年減少碳排放716噸。隨著二期項目投入運行,空壓站預計每年可多節約電量106萬度,折合成電費82萬元,每年減少碳排放562噸。僅空壓站數智化改造這一項課題,該工廠每年就可以節約186萬元電費。
在汽車行業,并不只有伍工嘗到了AI技術的“甜頭”,蘑菇物聯與設備服務伙伴強強合作,讓服務工程師擁有AI數智化管理工具,為長春一汽大眾的公輔車間提供安全供能、無人值守和節能降碳三大價值。
順勢發展
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通用設備
節能降碳領域龍頭企業
工業4.0智能化時代和“雙碳”目標下的綠色化時代交匯融合,助推了AI技術在制造業應用的速度。不只應用于汽車行業,AI云智控正在醫藥、新能源、鋼鐵、電子等行業遍地開花。蘑菇物聯正為越來越多的工業企業節能降碳,創造可測量的價值。
“在粵港澳大灣區,公司在通用設備節能降碳領域銷售額、產品覆蓋場景以及專利數量均處于領先地位。”沈國輝透露。
截至目前,蘑菇物聯已服務超60個制造行業,1600多家工業企業,平均為客戶節省車間能耗10-30%。
越是數字化程度高的行業或者企業,越敢于嘗試前沿技術。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制造業企業已經逐步培育起數智化轉型的理念,服務于數智化轉型的市場“蛋糕”正不斷擴大。
總部立足于南沙,面向粵港澳大灣區,蘑菇物聯對未來充滿信心。沈國輝直言,“芯晨大海”是南沙產業布局發展的形象概括。公司與南沙發展的戰略定位高度一致,同時可借助南沙的政策優勢、區位優勢不斷吸納粵港澳大灣區優秀人才。接下來,公司將繼續深耕工業AI領域,聚焦通用工業設備和由這些設備組成的公輔能源車間,用AI技術為更多行業、更多公司創造更多更大的可測量價值,助力制造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