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價的大漲只能為空調漲價找個理由?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下半年以來,有色金屬的價格一路狂飆突進,其中最被行業人士所關注和憂心的,就是銅價在近四個月時間里的瘋漲。由于受到疫情的影響,南美及非洲公共衛生時間的持續擴散,直接影響了以智利為代表的銅礦大國的減產,也進而影響了全球的銅精礦供應的急劇縮水。原材料供應的緊缺讓銅成為了時下的“稀缺貨”。

銅作為暖通空調設備和應用中所大量使用的產品,持續走高的銅價對于制造企業甚至是經銷商來說,其所帶來的成本的增幅已經不言而喻。在保守疫情摧殘的市場環境下,控制成本已經成為了每個制造企業都特別關注的課題,但是原材料價格的水漲船高,不僅在持續壓榨著制造企業的利潤空間,同樣也在壓榨著經銷商們的利潤,如果這樣的環境持續時間足夠長,利潤的枯竭顯然將進入倒計時的階段。
所以說,銅價的上漲就是給飽受低價競爭的中央空調行業帶來了一次漲價的理由。實際上,多年以來,制造企業對于漲價一直持有謹慎的態度,更多時候基本都是通過技術的升級以及精細化管理來降低成本支出,從而盡可能的避開設備的漲價。再加上如今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中,以及幾乎打到利潤透明的中央空調產品,對于制造企業和經銷商來說都形成了一個無形的負擔,但是苦于現實環境,漲價又無法找到一個合適的理由來推進。

但是,成本的增加并不應該成為漲價的借口,更不應該成為制造企業和經銷商重塑“暴利”的借口,一切都應該建立在合理的利潤空間的前提下,而不是借由成本的增加打破現有的供需平衡。對于制造企業和經銷商來說,合理的利潤是保障產品質量以及相關服務工作的重要前提,而成本的節約也一定是建立在保質保量的前提下進行的,銅價上漲是廠商在合理的范圍內調價的一次機會,但同樣也要考慮到市場的接受程度,不能讓多年培育的市場基礎一朝回到解放前。

同樣需要強調的一點是,調價的方式雖然有效,但是過于簡單粗暴,對于深陷在市場“紅海”的制造企業以及經銷商來說也并非長久之計,想要成長也絕不是靠漲價才能實現。新的市場環境下,制造企業和經銷商如何完成轉型發展,順應新的市場環境,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方法才至關重要。
- 下一篇: 廣東碧淶:在發展中尋求轉型
- 上一篇: 科希家:一城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