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2020|存量市場下,渠道商如何發現新增量市場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在2020年的暖通空調市場,尋找“紅海”之外的“藍海”一直是行業熱議的話題,如何在存量市場下尋找新的增量市場也是暖通圈熱議的話題。行業之內是競爭激烈的“紅海”市場,想要獲得新的利潤增長點,就要跳出暖通圈,在更廣泛的舒適智能家居生態圈,甚至是到另外的圈中尋找新“藍海”市場,于是就出現了暖通渠道商通過現有的渠道賣地板、賣定制家具、賣瓷磚,甚至賣紅酒等“出格”行為。如果你對此感到驚訝,那么那些注冊自有產品品牌,研發生產并在各區域招商的渠道商是否更感到不可思議。
存量市場中的渠道商在泛經營模式下,賣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產品能否給他們帶來利潤。在渠道邊界模糊化的情況下,泛產品、泛渠道已是行業常見現象,從渠道商經營的角度來說,渠道變現能力是衡量企業生存最重要的標準。行業紅利逐漸衰退,渠道商生存環境變得艱難,需要在渠道經營上更寬泛,涉足更多領域,要嘗試去做以前不敢做的事情,也要大膽地邁出第一步,不能因固定的模式被固定的思維所束縛。無他,存量市場之下,利潤變得稀薄,想要獲得一分利,就要付出十分力。這種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的事情顯然是得不償失,想要獲得更多利潤空間,在經營單品向上難以獲得突破時,就要橫向發展多種單品,多種渠道進行經營,不斷追求新的增量市場來提高利潤率。
目前,對于暖通渠道商而言,在做好中央空調主業的基礎上增加“冷、暖、風、水”產品已成標配,而這些領域的競爭也同樣慘烈。而如果此時你去賣地板,這就形成了一種差異化,做其他同行不做的市場,讓系統更加完善,全面解決客戶所要面對的下一個問題。在此需要注意的是主動,只有改變以前被動賣產品的模式,泛經營才能發揮其更大的優勢。此外,基于渠道商泛經營的模式,廠家也在經營過程中對渠道、對產品的選擇更加寬泛,盡可能地延展渠道寬度,擴充產品使其多元化也成為部分廠家發力點。

當然,渠道商的泛經營不是浮于表面,不能將其開成“雜貨鋪”,而是要這些產品彼此之間形成相互搭配的有機組合,充分考慮單品的利潤和整體規模之間有多少粘性,如果僅是松散的堆砌,就很難形成有效的規模效益。譬如,某單品利潤高,但市場需求有限,無法和其他品類形成良性互補,該單品存在的價值就會降低,不如那些利潤適中,能夠鏈接其他產品的單品。渠道商在泛經營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好主業和副業之間的尺度,使之能夠在規模越做越大,整體的邊際利潤也得以保障,有助于提升其市場生存能力。
總之,渠道商泛經營要在客戶經營上做深度耕耘,大客戶銷售理念得到越來越多的銷售精英認可,就是要實現客戶價值最大化,穩定發展主營業務,推進增值業務,從單一渠道走向復合渠道,單一產品供應商進化為綜合問題解決方案提供商。只要緊扣這一主題,不管你是賣何種產品都能找到合適消費群體,用適合對應群體的產品銷售模式獲得新的利潤來源,如此才能在存量市場下不斷發現新的增量市場,實現企業的永續經營和持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