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制冷學會常務理事長楊昌智:因時、因地制宜,助推碳排放降低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全國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湖南省制冷學會常務理事長 楊昌智
“碳排放的強制計算對于暖通行業而言最為直接的影響就是在設計的過程中有法可依、有據可查。區別于過去憑借經驗、喜好設計,只需要保證在最終的設計結果上并不違反規范的做法,碳排放的強制計算會對暖通設計師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實踐中必須采用綠色節能技術、設備、材料等,來保證暖通空調及工程實踐的可行性、落地性、科學性。針對不同行業、不同場景,通過碳排放的計算等手段,因時、因地制宜,找到最佳的節能、低碳方案。”全國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湖南省制冷學會常務理事長楊昌智開宗明義道。
誠然,在產業結構復雜、節能標準不健全的現實下,種種跡象已經表明,中國實現“碳中和”目標的旅程注定是一次萬里長征。盡管目前我國正在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清潔能源市場已經成為暖通空調行業的新風口,但是萌芽階段的市場特點也在倒逼政府單位以更為明確和嚴苛的標準推動行業的變革。
當然,單靠某個政策或者法規就能夠推動整個行業的設備、技術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顯然也并不可能,何況目前業內的設備能效已然達到了一定的高度,短期內很難實現更明顯的迭代。相反,綜合考慮系統的全年使用效率,或將在碳排放強制計算的倒逼下成為更多暖通設計師的必修課,比如利用過渡季節的自然冷源代替人工冷源,引入室外較低溫度的空氣與室內的空氣進行熱交換達到制冷效果的方式就能大大減少能耗。
基于此,楊昌智更建議行業將目光聚焦于清潔能源的利用,從能源的供應側看,從高碳能源往清潔能源、從單一能源供給向多能源結合互補方向發展,“我國建筑業、工業和農業消耗大量中低溫熱能,且大部分由化石燃料制備,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低。為了有效降低建筑的碳排放,關鍵的是減少化石能源、高品位能源的低品位應用,實現不同類型、不同品位能源之間的高效轉換。而熱泵作為一種低品位熱能的高品位提升裝置,在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源高效轉換中起著重要作用。”
不僅如此,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加快推動建筑用能電氣化和低碳化,同樣也被楊昌智重點提及關注,“在以化工、冶金、制藥、紡織、采油、電力等行業中,隨著生產的進行,往往有大量廢熱排放,如果這些項目中同時具有工藝供熱和空調的需求,就可以配置溴化鋰吸收式熱泵機組,回收利用生產中排放的余熱。而類似這樣高效的能源利用在未來也將得到更大的發展。在北方有條件進行工業余熱利用的城鎮推進集中供暖,加快工業余熱供暖規模化發展,空調供暖季節的冷/熱蓄能對用電移峰填谷技術的研發應用,太陽能等自然能源的跨季節的能源轉換及蓄能技術的研發應用,多類型能源的高效轉換等,勢必將成為未來行業的主流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