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推廣熱泵,2025年實現新增熱泵供熱(制冷)面積30萬平方米
發表于: 來自:重慶市生態環境局
近日,重慶市公布《重慶市深入開展公共機構綠色低碳引領行動促進碳達峰實施方案》,文件中提出,著力推進終端用能電氣化。推動公共機構用能以電力替代煤、油、氣等化石能源直接燃燒和利用,提高辦公、生活用能清潔化水平。有序推動公共機構煤炭減量,做好煤炭需求替代,到2025年實現煤炭消費占比下降至2%以下。實施供暖、衛生熱水和空調系統電氣化改造,公共機構建筑冬季采暖及衛生熱水制備,拓展采用余熱、廢熱、地熱、熱泵等多種清潔供暖方式,推進供暖、衛生熱水系統氣改電替換、制熱增效和燃氣鍋爐低氮改造,推廣采用零碳直排的空氣源熱泵和降低碳直接排放的冷凝式燃氣模塊爐技術措施,逐步以電力空調機為替代溴化鋰直燃機空調機組。因地制宜推廣利用太陽能、地熱、生物質等能源和熱泵技術,滿足建筑采暖和生活熱水需求,到2025年實現新增熱泵供熱(制冷)面積達30萬平方米。推廣采用廚房灶具電氣化技術替換原有燃煤、燃油、燃氣灶具,逐步以高效電磁灶具替代燃氣、液化石油氣灶具。推進醫院實施消毒供應、洗衣等蒸汽系統的電氣化改造,以就近分散電蒸汽發生器替代集中燃氣(煤)蒸汽鍋爐。
大力推廣太陽能光伏光熱項目。充分利用建筑屋頂、立面、車棚頂面等適宜場地空間,安裝光電轉換效率高的光伏發電設施。推動有日常衛生熱水使用需求的公共機構,采用太陽能光熱設施供應生活熱水項目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公共機構建設連接光伏發電、儲能設備和充放電設施的微網系統,實現高效消納利用。推行新建建筑項目和既有公共建筑改造項目可再生能源一體化設計,嚴格按照《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GB55015-2021)設計建造,到2025年公共機構新建建筑可安裝光伏屋頂面積力爭實現光伏覆蓋率達到50%。
- 下一篇: 實力打造樣板工程,三菱重工海爾中標嘉興中科院
- 上一篇: 國務院:完善政府采購政策,健全質量保證金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