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艱難的暖通經銷商為什么還要做服務?
發表于: 來自:家居增長官
這場疫情給我們的社會,特別是商業社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影響。目前中國疫情常態化,很多人在思考、討論如今經濟社會將如何發展?于是一個新的名詞“后疫情時代”應運而生,市場底層邏輯也悄悄改變,所謂疫情也只是催化了這個過程:消費群體的變遷、終端客流的加速分散,傳統營銷模式已逐漸失效.....中央空調已經進入存量市場的競爭。
學會自我否定,轉變營銷方式
很多經銷商靠著市場的紅利,都曾成功過,導致大多數人都過于相信自己的經驗,自己在五年甚至八年前用過的方法曾成功過,現在讓他們改掉原來的方法,用一些他們沒有成功過甚至是他們不知道的方法來做營銷是非常困難的。最有力量的不是成功,而是成功之后還能自我否定。
面對疫情這只巨大的“黑天鵝”,我們最應具備的不是規避它給我們帶來的影響,而應該積極地改變,通過自我突破來應對它帶來的變化。市場經濟是一個大的生態系統,這個系統遵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疫情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我們看到的是門店人流量減少、需求減少、生意更難做。從表面上看,疫情給我們帶來的都是挑戰,但我們回顧人類發展史、經濟發展史就會發現,變革早已發生,疫情只是催化劑。但任何一次重大的變革背后都會帶來的機遇。
由于互聯網帶來的信息透明、品牌之間競爭加劇,經銷商將完全處于一片紅海之中,于是觸發“淘汰”,也就是大家經常聽到的一個詞——“馬太效應”。
經銷商之間競爭愈演愈烈,誰強者恒強,弱者淘汰,營銷將不再局限于線上,而是線上線下結合的全域營銷。如何挖掘“用戶價值”是關鍵:①你是誰?②用戶的痛點是什么?③你是否能幫助解決問題?④為什么是你?思考這四個問題,找到你在用戶心中的價值點。
就是像直播這種營銷模式不是只有廠家直接做這一種方式,經銷商自己小規模做性價比會更高。
向服務商轉變
在設計、安裝、售后上下功夫
如果大家想不被淘汰,還要思考兩個問題。經銷商在產業鏈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起到什么作用?后疫情時代,留給經銷商的就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是順應時代發展,積極尋求改變。另一條是堅守自己以往的經驗,固守成規,等待被淘汰,被赤裸裸地拍在沙灘上。
角色轉變的前提是自我升級和迭代、自我否定,這種思維轉變之后帶來角色轉變,才能與時俱進,迎接未來的曙光。后疫情時代,經銷商第二項要做的就是向服務商轉變,不要再想著通過低買高賣賺錢,要賺服務的錢,這里的服務包含設計和安裝、售后。
大多數人對售后的理解僅僅局限于產品在售后服務期內出了質量問題。其實這里提到的的售后,是指銷售之后的一系列服務。不要把賣商品作為銷售活動的結束,而是作為銷售的敲門磚、第一步。做到了這一點,才能體現思維轉變,繼而角色轉變。
打通最后一公里。經銷商作為品牌廠家與用戶之間的連接器,作為在“重體驗、重售后”行業中負責“最后一公里”的主體,長遠來看,能為消費者提供全產業鏈一站式服務的經銷商將會得到更好的發展。
最后,隨著消費者群體越來越年輕化,消費者的需求正在改變和升級。可以預見,服務將是未來品牌與品牌之間能夠形成差異化的關鍵,用服務可以潤物細無聲地去鎖定客戶、黏住客戶的每一個動作,并且能夠通過反向引流,真正促進和驅動前端的銷售。因此服務不僅僅是整個銷售和供應鏈條的終點,它既是一個終點也是一個起點,是生生不息的循環。
市場需求從未消失
靜待高光時刻
隨著國內疫情逐漸進入日常防控狀態,各行各業復工復產,行業經濟復蘇,市場需求從未消失,而是延遲了。
流量或許只是被分散了,消費需求依然存在。流量結構已經從過去的管道式流量變成網狀式流量,疫情的出現更是助推了這個過程——消費者從線下渠道走向全域化。
疫情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對生存的考驗,還有更深一層的深入自省和思索。學習和修煉是貫穿人生的主旋律,暖通經銷商唯有將自己能力認知的邊界不斷拓展,突破限制,才能贏得新的競爭。相信在未來,大家都能得到更多成長,在營銷方式轉變和核心消費者服務提升等方面做出更多創新,迎來新一輪的曙光。
- 下一篇: 2022年上半年新增空調相關企業9.9萬家
- 上一篇: 三菱重工×阿倍野|打造涼爽的“ 制冷設備 ”